日前,銀保監會發布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在原有地點基礎上,增加了“北京、沈陽、長春、上海、廣州、重慶”6地,同時首批四家試點機構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由100億元提高到500億元。
何為養老理財產品?盡管沒有納入試點,江蘇地區的商業銀行有沒有類似產品呢?記者日前走訪了一些商業銀行。
“養老理財”必須具備穩健性、長期性、普惠性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理財產品備受關注。就目前而言,市場上關于養老保障類的金融產品主要由保險機構推出,包括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和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但顯然無法滿足老年群體對豐富靈活、穩健安全的理財產品需求。
2021年9月,銀保監會正式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結合國家養老或金融領域改革試點區域,選擇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四家機構,在武漢、成都、深圳、青島四地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工作。
2022年2月,貝萊德建信在廣州市和成都市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從試點產品來看,養老理財產品均為封閉式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4.8%-8%之間,風險等級為中級或中低級,期限均為5年,1元起購,單一個人投資者購買上限為300萬元。較其他理財產品,還特設贖回、分紅、風險保障等機制,但只有持試點地身份證并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才可購買。
“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具有穩健性、長期性、普惠性等特點?!便y保監會創新部資管一處處長宋敏杰說。
從投向來看,養老理財產品主要投向為固定收益類資產。同時,引入了目標日期策略、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減值準備等方式,減少產品凈值波動,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銀保監會有關人士表示,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啟動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市場反應積極,取得良好開局。公開資料顯示,首發四只產品在募集期首日,均完成累計募集金額的三分之一以上。招銀理財“頤養睿遠穩健五年封閉1號”10天便提前結束募集,金額達80億元?!邦U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6第1期”在募集規模和募集速度上均創光大銀行青島分行理財產品銷售新高等。
市面上養老型理財產品存三大迷惑性
記者在南京走訪了一些銀行發現,很多銀行的理財經理對于養老理財產品了解并不多,不僅如此,一些理財經理還在銷售過程中混淆了養老理財產品的概念。
在部分銀行中,當記者詢問養老理財產品時,理財經理更多是介紹了養老保險、養老社區保險等產品。位于上海路的某商業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理財產品沒有“保本保息”的說法,其收益會隨著市場波動而浮動,不同理財產品配備的投資標的和比例不同?!按嬖谥欢ǖ耐顿Y風險?!痹摾碡斀浝碚f。
除此之外,記者還發現,一些金融機構也推出了以“養老”為主題的產品,起購金額1萬元。有些銀行的線上投資渠道有“養老投資”“養老金融” “虎虎生財養老計劃”等產品。
某國有大行的一家網點理財經理告訴記者,這樣的起購金額與養老理財1元起購不同,不符合普惠性的要求?!斑@類披著‘養老理財’外衣的理財產品,其實就是普通的理財產品?!彼f。
實際上,按照銀保監會的《通知》要求,要“堅持正本清源,持續清理名不符實的“養老”字樣理財產品,維護養老金融市場良好秩序?!痹?月25日,銀保監會再次要求,相關部門及試點地區銀保監局應當持續加強監管,做好政策解讀和總結評估,堅決查處各類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維護養老金融市場良好秩序。并提出,試點理財公司應當持續優化養老理財產品方案,提高信息披露準確度和透明度。
養老理財產品提速,早規劃早受益
從首批試點啟動,到擴大試點范圍和城市,養老理財產品正在提速。在原本試點之外,新增了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等6家理財公司。
目前,“十地十機構”試點剛剛出臺,相應理財產品還未完成申報。
如何落實產品的養老屬性?建信理財總裁謝國旺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產品設計方面,就要增加更人性化的申贖規則和更靈活的流動性支持,注重引導客戶進行長期養老規劃。建信理財“安享”固收類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1年第1期,僅用半天時間,募集金額就達到20億元。
“雖然20-30歲咨詢養老理財的投資者不多,但是常態化、長線化的理財產品推廣正漸入佳境?!蹦硣秀y行理財經理說,如果南京也列入養老理財試點,那么我們在產品營銷過程中,將重點提升年輕群體養老規劃的意識。
“提前規劃養老儲備金成為大勢所趨,越早越好?!蹦暇┍镜毓煞葜粕虡I銀行相關人士說。
一方面要搶灘養老理財市場,一方面又要避免產品“叫好不叫座”。部分機構正在豐富養老理財產品類型。比如光大理財重點布局了封閉式產品和開放式產品?!捌渲?,部分產品將體現三個特點:一是按照定期開放、每筆投資資金最低持有5年形態進行設計;二是產品成立1年以內定期開放,產品成立滿1年后,封閉運作;三是按照每月定期定額投資形式設計產品,最少定投60期,引導投資者定投至60周歲?!毕嚓P人士介紹。
新華日報·財經記者 趙偉莉 儲楚實習記者 褚雅萌